现在距离2024年初中生古诗文大会还有4个多月时间,备考要趁早,因为知识点还是相对比较多的。这些知识点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。
今天我们继续来看10道选择题真题和详细解析,以下题目截取自我独家制作的在线真题集,都是来自于历届真题,去重、合并后,每道题都有参考答案和解析,部分还提供了拓展知识,便于孩子高效掌握题目背后的知识。
为帮助孩子自测和联系,题目的答案和解析统一附后。
*1. “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“中“二十四桥“在今天指的是()
A.镇江
B.扬州
C.杭州
D.苏州
*2. “功成画麟阁,独有霍嫖姚“中的“霍嫖姚“指()。
A.霍光
B.汉武帝
C.霍去病
D.苏武
*3. “或五十步而后止”句中“或“应解释为()。
A.或者
B.或许
C.有人
D.有时
*4. “植跪曰:‘言出为论,下笔成章,顾当面试,奈何倩人?“中“顾当面试“应解释为()。
A.(您)只要当面考(我,就知道了)。
B.(您)看着当面考(我,就知道了)。
C.(您)本来应该当面考(我)。
D.(这)是应该当面考试(才能知道的)。
*5. 对“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“的“而“解释正确的是()。
A.连词,表示递进关系
B.连词,表示修饰关系
C.连词,表示并列关系
D.连词,表示因果关系
*6. 对《早梅》诗“不知近水花先发,疑是经冬雪未销“两句的理解,不恰当的一项是()。
A.诗人明白是自己远观有误,那绽放的早梅不过是未消的冬雪
B.诗人不能确定的是:早梅开放的缘由是否与生长在水边有关
C.“疑是”照应上句的“不知”,是诗人远观早梅而产生的疑问
D.诗人在描写早梅风姿之后直抒内心疑虑,流露出满心的惊喜
*7. 孟浩然被世人称为“孟襄阳“是因为他的()。
A.郡望
B.就职地
C.官职
D.籍贯
*8. 史学家“三班“指的是()。
A.班超、班彪、班昭
B.班固、班彪、班昭
C.班彪、班固、班超
D.班超、班固、班昭
*9. 下列不属于双音节词的是()。
A.妻子、交通
B.参差、须臾
C.窈窕、相与
D.卑鄙、肌肤
*10. 下列引号内词的词意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()。
A.育将鬻己“以”偿/无从致书“以”观
B.其主答“之”/吾欲“之”南海
C.郭子敬闻“而”嘉之/“而”山不增
D.令育与“其”子同学/欲穷“其”林
答案和解析见文末。
推荐学习资源:初中古诗文大会配套学习资源,帮助孩子提高备考效率、夯实语文和古诗文知识储备,语文考试和中考也能多得好几分
备注:上海市中小学生的初中生古诗文大会——即上海中学生古诗文大会(初中组)和小学生古诗文大会(比赛)相比,除了题型更丰富之外,最主要的是考察的内容深度和广度不同。初中的题目中对于文言文的考察大幅增加,而小学生古诗文大会的题目还是偏向诗词,包括内容和作者,诗词方面的内容有些题目在小学和初中都会考到。
欢迎找我获得免费样题一份,免费体验在线真题集。
本期初中古诗文大会真题参考答案和解析
1B。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?出自唐代杜牧的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。解释: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,老友你在何处,听取美人吹箫?【全诗】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?【知识拓展】二十四桥(Twenty-FourBridges),又称为廿四桥,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,位于江苏省扬州市。现今扬州市经过规划,在瘦西湖西修长桥,筑亭台,重修了二十四桥景点,为古城扬州增添了新的风韵。
2C。功成画麟阁,独有霍嫖姚。出自唐代李白的《塞下曲六首•其三》,意思是成就大功而画像麒麟阁的,只有霍去病一人。【知识拓展】霍嫖姚指西汉抗击匈奴名将霍去病。以其受封嫖姚校尉,故名。后亦借指守边立功的武将。
3C。或五十步而后止出自先秦孟子弟子录的《寡人之于国也》。【部分原文】...梁惠王曰:“寡人之于国也,尽心焉耳矣。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河东,移其粟于河内;河东凶亦然。察邻国之政,无如寡人之用心者。邻国之民不加少,寡人之民不加多,何也?”孟子对曰:“王好战,请以战喻。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。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?”...【译文】梁惠王说:“我对国家的治理,很尽心竭力的吧!黄河以南发生灾荒,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,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。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,我也是这样做的。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,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。可是,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,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,这是什么原因呢?”孟子回答道:“大王您喜欢打仗,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。战鼓咚咚敲响,交战激烈了,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,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,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。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,您觉得行不行呢?”
4A。出自《曹植聪慧》。【原文】曹植年十岁余,诵读《诗》《论》及辞赋数十万言,善属文。太祖尝视其文,谓植曰:“汝倩人邪?”植跪曰:“言出为论,下笔成章,顾当面试。奈何请人?”时邺铜雀台新成,太祖悉将诸子登台,使各为赋。植援笔立成,可观。太祖甚异之。【译文】曹植十多岁的时候,能诵读《诗经》、《论语》及诗词歌赋十几万字,善于写文章。曹操曾看到他的文章,对曹植说:“你请人代笔写的吧?”曹植跪拜回答说:“话说出来是言论,落笔写下来成文章了,您只要当面考我,我怎么会请人代写呢?”当时邺地铜雀台新建成,曹操带领所有的儿子登上铜雀台,让他们各自作一篇赋文。曹植提笔立刻就完成,文章值得一看。曹操对曹植的才华感到十分诧异。
5B。选自《韩非子》的《齐桓公好服紫》。【原文】齐桓公好服紫齐桓公好服紫,一国尽服紫。当是时也,五素不得一紫。桓公患之,谓管仲曰:“寡人好服紫,紫贵甚,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,寡人奈何?”管仲曰:“君欲止之,何不试勿衣紫也?谓左右曰:‘吾甚恶紫之臭(xiu四声:气味)。’于是左右适有衣紫而进者,公必曰:‘少却!吾恶紫臭。’”其人曰:“诺!”于是日,郎中莫衣紫;其明日,国中莫衣紫;三日,境内莫衣紫也。【译文】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,整个都城的人都穿紫色的衣服。正在那个时候,5匹生绢也换不到一匹紫色的布。齐桓公对此十分忧虑,对管仲说:“我喜欢穿紫色的衣服,紫色的布料很贵,整个都城的百姓喜欢穿紫色衣服的风气不消失,我该怎么办呢?”管仲说:“您想制止这种情况,为什么不试一下不穿紫衣服呢?您可以对身边的侍从说:‘我非常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。在这时,侍从中有穿紫衣来进见的人,你就说:‘稍微退后点,我厌恶紫色衣服的气味。’”齐桓公说:“好。”从这天开始,没有侍卫近臣再穿紫色衣服了;到第二天,城中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;第三天,国境之内也没人再穿紫色衣服了。
6A。A说反了。不知近水花先发,疑是经冬雪未销。出自唐代张谓的《早梅》。解释:并不知道临近水边的寒梅是提早开放,以为是枝头上的白雪经过一冬仍然未消融。【全诗】一树寒梅白玉条,迥临村路傍溪桥。不知近水花先发,疑是经冬雪未销。【译文】一树梅花凌寒早开,枝条洁白如玉条。它远离人来车往的村路,临近溪水桥边。并不知道临近水边的寒梅是提早开放,以为是枝头上的白雪经过一冬仍然未消融。
7D。孟浩然(689年—740年),字浩然,号孟山人,襄州襄阳(今湖北襄阳)人,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,世称“孟襄阳”。
8B。三班指汉朝的三位历史学家:父亲班彪,儿子班固,和幼女班昭。
9A。妻子:妻子和儿女。交通:交错相通。【知识拓展】双音节词是由两个或更多的音节组成的词汇。它们占据了汉语中最常见的词类之一。例如,"认真"、"勤劳"、"谨慎"都是双音节词。在汉语中,一个字通常对应一个音节,因此双音节词可以看作是将单个字通过组合形成的新意义的例子。
10A。A均表示目的,以便。B他/去;C连词,表承接/连词,表转折;D他的/那个。